MENU
首页» 本科教育» 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0810411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文名称:Ideology and Moral Cultivation & Law Basis

总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各专业大一学生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它强调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

二、教学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       适应人生新阶段

(2)       肩负历史使命

(3)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3、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的爱国者

        4、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5、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1)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3)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4)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6、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7、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2)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3)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8、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1)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3)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4)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9、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2)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3)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10、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教学方法:

1、主要采取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形象的理解修养在人生活动中的作用。

2、利用课外录像加深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的理解。

3、进行课堂讨论澄清腐朽文化的错误影响。

4、通过课后思考题(调研)和论文的形式,使大学生思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学要求: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心理健康和法律常识问题等。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实践环节的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   

利用网络、电话、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指导、视频资料的分析、课后习题的反馈与调研报告(大学生成才、就业)的形成。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讲课(包括习题课、讨论课)

实验

上机

课外

合计

绪论

4

 

 

 

4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4

 

 

4

8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4

 

 

2

6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4

 

 

3

7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4

 

 

4

8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4

 

 

3

7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3

 

 

 

3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4

 

 

 

4

结束语

1

 

 

 

1

合计

32

 

 

16

48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和结业成绩相结合,综合测评。

开卷考试。考题以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为主

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现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案例和讨论对学生进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能力的练习,以情景模拟和演讲为依托,不断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凝练与提升。

七、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    

教    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参考文献:《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向》,米贻庭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传统道德》,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高玉祥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现代育德学》,张龙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1994年。

          《育人的探索》,刘继生著,武汉出版社,1993年。

《和合学》,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茅于轼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伦理学的意蕴》,陈少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大纲制订人:孙芳

大纲审定人:孙芳 王聚芹

大纲校对人:孙芳

制订日期: 2010年11月1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