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学院动态

清华大学青年学者李成旺老师应邀来我院作精彩讲座

  文/曾秋红 赵锦锦 图/王茜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部署,5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成旺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蔡利民主持,学院副院长孙平及部分师生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李成旺老师于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现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二负责人,兼任北京市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马克思与传统西方哲学等领域的研究。独立出版《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等著作。在《哲学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或理论文章累计6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等全文或摘要转载31篇次,在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李成旺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主讲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等课程的教学经验,首先围绕“科研工作支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路径”这一主题谈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对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而言,教学理念应定位于通过“以理服人”的方式,使学生们真正做到“独立思考 、提升境界、开阔视野 、坚定信仰”。而对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使学生们理解“研究”的涵义,即在前人思考基础上提供新知识、增加新角度、贡献新方法,因此要让学生们正确对待“原始文本、研究文献、研究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即要求研究生在与原始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关注,避免自说自话,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作出学术创新。而要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都需要教师有坚实的科研能力作为支撑。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对传统西方思想文化的批判超越中呈现自身的思想力量的,因此,在科研工作以及教学工作中,树立“文本解读、思想比较、现实关切”研究方法的自觉,无疑是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深处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化的必要环节。“文本解读”就是要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题与内在逻辑,“思想比较”就是要在了解西方思想文化背景基础上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变革的实质,“现实关切”就是要熟悉中西方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来解释现实、展望未来。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而言,熟悉西方思想文化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也只有对社会现实变迁保有深刻的洞察,才能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呈现对现实实践发展的理论观照。李老师特别指出,对青年教师而言,一定要选准研究方向,制定长远规划,熟练掌握外语,熟悉该领域国内外学术前沿,通过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途径,为自身科研工作的开展搭建平台,沿着既定的选题深入探索,掌握学术话语权,为繁荣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自身的智慧。李老师建议孙平副院长多鼓励我院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同时也感慨韶华易逝,建议老师们做好十年规划,选定研究方向后,不动摇,踏踏实实从事学术研究,积极对重大的学术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随后,李成旺老师结合自身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学术历程,以“思想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自由观解读”为题做了专题报告,指出对自由的不懈追寻和探索始终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因此揭示马克思哲学在自由问题思考上的科学路径,无疑就成为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关键。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传统教科书的影响,受一种固着于庸俗实际的狭隘实践观的影响,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学理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则被淡化了,由此导致了对马克思本真精神不同程度的遮蔽。而如若我们能超越对马克思哲学的种种独断论的理解,进入一个历史的和比较的视野中,那么就不难发现,马克思哲学对自由问题的思考始终是站在西方希腊—基督教传统及其发展的制高点上,并在超越中呈现出自身的独特哲学智慧的。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这种超越的线索。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探讨了自由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史中的两种代表性理解模式,即基督教和康德对自由的理解,成为我们理解马克思思想革命及其本真精神的重要路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基督教虽然开启了自由意志的维度,但它是以启示的方式来展开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把自由理解为由上帝给予的自由意志能力以及人如何从罪恶和不义状态中解放出来,并试图通过从“人—神”关系到“人—人”关系再到“人—神”的思路来加以实现,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空洞的、实际上毫无实效的道德说教”;而康德哲学在对基督教自由观的批评中出场,把自由理解为有理性的存在者完全凭借自身的理性,为自身颁布“道德律令”并将之表象化为实际行动,但最终却公设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来保证自由的实现,又呈现出从“人—人”关系到“人—神”关系的思考逻辑。康德哲学诉诸 “善良意志”对自由及其实现问题进行了理性建构,虽然奏响了理性的凯歌,但实际上却把理论的表达与它所表达的利益割裂开来,其结果是“把资产阶级意志的有物质动机的规定变为…人类意志的纯粹自我规定,从而就把这种意志变成纯粹思想上的概念规定和道德假设”,因而它们都陷入了从价值预设的“应然”之自由来解决“实然”之不自由的理想主义或超验唯心主义的形上学思路。马克思哲学在对基督教和康德自由观的批评中出场,开启了在现实中使社会关系合理化,从而实现人的自由的“实践论”思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哲学探求的深化中逐渐认识到,人的不自由的根源不是因为理性的不完善以及“神”的不宽容,而是根源于现实社会实践过程之中,由此他把实践作为探讨自由问题的基础,并深入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之中,剖析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不自由的深层根源,最终探讨出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科学途径,从而彰显了出超越前人的思想力量。马克思哲学围绕自由问题思考的展开逻辑和方法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现实社会实践作为探讨自由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超越了超验唯心主义的形上学思维范式;第二,通过历史生成的方式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超越了静态直观层面的逻辑运演范式;第三,诉诸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来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超越了上帝拯救论和先验理性论。李老师的上述解读无疑为我们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赢得了阵阵掌声。

 

  自由交流环节,孙平老师就是否采用慕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向李老师进行请教,李老师介绍了清华大学慕课开发和运用情况,建议我院充分考虑教师教学与学生需求,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王旭琰老师和崔凡老师分别提出的清华人事制度改革和清华马院课程设置的疑问,李老师都一一做了解答。李老师还详细解答了李姊威和赵锦锦两位同学就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以及如何调整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的疑问。李老师借用王国维先生所言“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鼓励我院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为马克思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孙平老师介绍了我院近期在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就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激发科研活力做了初步计划。

  蔡利民老师感谢李老师所做的精彩报告,希望我院以后多向清华大学学习和请教,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路途上学会放松和调节,做到苦中有乐。

 

   

 

  会议结束,参会人员合影留念。李老师的报告内容脉络清晰、学理性强,师生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