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形势与政策”课暑期社会实践展示成果答辩决赛暨分享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加深学生对思政课授课内容的认识和体悟,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01月启动了“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发动2019级本科生开展寒假社会观察,20204月,《华北电力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正式发文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又于20206月动员全校2019级本科生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暑期社会实践。鉴于疫情原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本着“线上组织、属地实践、远程协同”的原则,共成立二十余支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前期立项、教师指导、开展实践、撰写报告、初赛选拔等环节,共有6支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进入决赛。

1026日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教三c220会议室举办华北电力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暑期社会实践展示成果答辩决赛暨分享会会议邀请到的评委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国务院扶贫专家姚建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卜叶蕾、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宾、党委学工部副部长高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侯丹。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及6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武昌杰主持

首先,孙平介绍到场评委,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了形势与政策”课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

其次,王伟简要介绍了学院思政课“一轴三联动”改革举措,重点就“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方案进行了介绍

接着,会议进入答辩环节,六支实践团队围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个主题依次进行成果展示与答辩“追光者”复工复产实践团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后企业复工复产状况,利用专业优势,建立拟合预测模型,提出对国家复工复产工作的建议;张北风光储调研实践团实地调研百千瓦级风电基地,了解张北风光储的贡献和它在保民生保用电方面做出的贡献;“助力扶贫甘肃基层行”实践团强化问题导向,走进全国未摘帽贫困县——甘肃省通渭县深入调研,挖掘贫困原因,思考脱贫对策;“星火”教育扶贫实践团实地考察四地教育基础设施情况,针对教育贫困现象给出合理建议;“乡遇浙里”实践团重点完善城镇综合水平评价体系,依托“美丽中国”国家战略,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脱贫不返贫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对比三个乡村脱贫过程,提炼共性经验,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各实践团队有理有据,慷慨陈词,尽情展现了我校大学生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评委老师对各团队的精彩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姚建平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他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抗复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个选题作为本次社会实践主题,体现了学院对当前形势有着准确的把握,通过发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可以给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社会、了解生活的机会,可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本次活动各个团队都表现比较优异,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能就一个阶段开展的工作进行较为完整的表述。他表示,对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表示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同学们要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继续以自己当前实践内容为主题,不断培养自身观察能力和学术兴趣,争取将实践报告积累成学术体系,不断提高学术修养。

根据评委打分,“助力扶贫甘肃基层行”实践团获得一等奖,“乡遇浙里”实践团和“追光者”实践团获得二等奖“脱贫不返贫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星火教育扶贫实践团、张北风光储调研实践团获得三等奖。

最后,本次活动在合影后落下帷幕,同学们表示获益匪浅。正如一等奖获得团队的华有龙同学所说,“感谢‘形势与政策’课教给了我书本知识,也给了我们走进社会了解生活的机会”,“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将课内知识和课外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课外实践促进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课本理论也指导学生更好更准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效地解决了思政课课内课外脱节问题,实现了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当前,我校思政改革方兴未艾,思政课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相信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定能不负党的期望,扎扎实实抓好思政课建设,久久为功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