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同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举行调研座谈会

9月24日下午,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党委书记高国峰一行莅临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开展专题调研座谈。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会议。

王伟院长系统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情况。王伟强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思政工作不仅要引领思想、凝聚共识,更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围绕提升服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双方可就如下方面开展合作,比如联合建设“大思政课”及实践教学基地和资源库,联合推进优良传统、先进精神、优秀文化在行业和高校宣贯实践;联合开展主题党日联学共建活动,充分激活和培育校企合作发展新优势;联合培养党务管理专业硕士并联合开办党务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培训班;联合开展青年教师跟岗锻炼和研究生挂职锻炼,推动思政课教师和思政教育专业人才深入行业实践,深化思政教育与行业场景融合,助力企业党建提质增效;联合联合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新时代思政人才,助力企业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和学科化;联合举办电力联盟高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端论坛,形成行业特色筑牢案例资源库等。

高国峰书记随后介绍了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实践探索。他以“蒙电学堂”为例,阐述了企业如何将服务融入日常管理,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民族团结与共同体意识建设。高国峰强调,电网的转型根本在于人的转型,而人的转型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高书记希望早日实现双方的联学攻坚,取得切实成果。




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美术协会副主席荆玉成教授在自由交流环节作了重要发言。他结合多年在企业文化与电力党建领域的研究实践指出,国企与高校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应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把企业鲜活实践转化为思政课的优质资源,共同构建接地气、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他建议,双方可在案例开发、师资互聘、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快合作步伐,形成可推广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座谈会上,双方就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深化、毕业生就业引导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多项共识:一致同意将电力企业实地工作经验系统融入思政课教学案例;合作建设线上教学资源与实践基地;共同推动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职业观和民族团结意识。未来,双方将携手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与党建融合的新典范,共同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初审:陈希洋

复审:侯步蟾

终审:王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