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开展新学期教学交流活动
为更好地迎接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高质量“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2025年3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学院智慧图书室召开了新学期教学交流活动。此次教学交流活动以集体备课会的形式开展,由教研室吴宁宁老师做主题教学展示,全体教研室老师参会,并做了研讨和交流。
吴宁宁老师以课程第一章第二专题下“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展示。吴宁宁老师介绍了针对这一教学主题,如何设计教学内容的思考,即人生态度的问题关涉青年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契合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内容,为此,在教学中,教学案例的选取要贴近学生,能够回应时代之问以及学生的兴趣点,使教学内容既不浅显也不遥远;同时,教学过程要做到有主有次,要尽量环环相扣,难易结合,通过穿插一些有效的互动,使教学有理有趣,进而在循序渐进中,为学生讲清楚人生须认真、人生须务实、人生须乐观、人生须进取的重要性。基于此,吴宁宁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案例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展示。展示之后,吴宁宁老师进一步为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教多年来,对上好这门思政课的主要心得,一是要融入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这是提升思政课学生抬头率的利器;二是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认知,这是保障思政课有效果,有活力的根基;三是要用心对待每一次的课堂,下功夫备好课,上好课,这样的思政课必有回应,必有回响。
吴宁宁老师的分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并互相介绍自己在教学中解决疑难问题的有益经验,通过这样的交流,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认知,为下一步更好地上好思政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交流分享促进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在研讨交流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注入了创新动能。老师们纷纷表示,要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和创新精神深耕教学一线,久久为功,上好每一次思政课。
初审:孙嘉怡
复审:吴宁宁
审核:武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