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通知通告» 北京校部

第五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征文入选通知

尊敬的各位专家、青年学者、同学们:

第五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自20257月公开征稿以来,共收到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各单位的有效投稿数百篇。经峰会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外审,共评选出79篇获奖论文,现予以公布。

本次评审严格遵循评审程序,对论文的学术规范性、学术价值、理论深度及学术创新性进行综合考量。但因部分论文可能会因评价标准、专家研究领域差异、会议规模等客观因素,沧海拾贝恐有遗珠,恳请各位学界同仁海涵!

组委会谨向所有参与征文的投稿作者致以诚挚谢意和崇高敬意!感谢您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理解,并真诚邀请您在往后的征文中继续投稿参与。本届峰会定于20251018日在华北电力大学正式召开,期待与您相聚!

第五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组委会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1010



附件1

第五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入选名单

教 师 组

序号

奖项

作者

论文题目

1

一等奖

史家亮、肖欣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内容分析

2

一等奖

孙文飞

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的生成逻辑、系统架构与效能释放

3

一等奖

王丽、李岩

四维表征·三重融合·四擎驱动: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互构共融及赋能进路

4

二等奖

陈洪玲、衣鸿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净化政治生态重要论述的道理学理哲理

5

二等奖

杨国君

中国共产党正确义利观的提出背景、内在逻辑及其时代价值

6

二等奖

左路平、李逸颖

习近平关于民心政治重要论述的生成渊源、内容体系和价值意蕴

7

二等奖

谢撼澜

着眼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党建话语体系研究

8

二等奖

张建华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思想的当代意义

9

二等奖

肖伟

“大党独有难题”的出场、成因与破解

10

二等奖

武星星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探赜

11

二等奖

秦书生

斗争精神锚定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战略布局的精神坐标与实践航向

12

二等奖

郝佳婧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意涵、逻辑与价值

13

二等奖

操奇

科学把握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鲜明特征

14

二等奖

曲洪波、崔林林

中国共产党规矩意识的历史生成、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

15

二等奖

施欣

贿赂腐败为历朝历代所指斥 奉公廉洁为社会公认之美德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关于严禁贿赂的决定》述评

16

二等奖

郭海龙、王诗琪

以制度建设驾驭科技革命的现代化新路

17

三等奖

魏锦荣

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逻辑机理、实践经验与发展路径

18

三等奖

王临霞、王霞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持续推进与守正创新

19

三等奖

孙志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协同推进“两大革命”的理论逻辑探析

20

三等奖

李子義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对自我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视角

21

三等奖

李娅博、李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当代大学生劳动幸福观培育研究

22

三等奖

桂泽堃

数字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素界说、症候审视与路径构造

23

三等奖

黄仁森

以党性教育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的意义、逻辑与路径

24

三等奖

梁晶晶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25

三等奖

高媛媛

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思想“养心”智慧的逻辑、功能与进路

26

三等奖

张燚、熊永恒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教育的实践及经验

27

三等奖

罗建文、李青利

论人的智慧性因素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8

三等奖

王凯丽

农业强国目标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29

三等奖

梅萍、刘丽娟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的现实境遇、主要内容和实践进路

学 生 组

序号

奖项

作者

论文题目

1

一等奖

吴春泽

论历史耐心与党的自我革命

2

一等奖

徐琛

中国共产党“自觉”话语的概念探寻与演进变迁

3

一等奖

李玉娇

党建学何以成为“独立学科”?——基于与政治学学科关系的审视

4

一等奖

张海萱

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多维透视与实践深化

5

一等奖

黄榆茜

“所有制”到“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发展与现实意义
——以“否定之否定”的发生学逻辑分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

6

一等奖

陈晶晶

数智时代神话叙事的交互性重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启示
——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7

一等奖

曹冰鸿

批判性视阈下的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范式——《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结构再阐释

8

一等奖

戎佳

内容·方法·载体:延安时期青年思政话语体系的着力点探析

9

二等奖

杨忠林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优势转化为政党治理效能的内在机理
——基于制度运行的整体视角

10

二等奖

卢有霖、杨正军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启迪

11

二等奖

高琦珈、秦书生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国际传播的驱动逻辑与困境纾解

12

二等奖

赵金鑫、马仟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西方文化思潮的回应与超越——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

13

二等奖

郭慧

中国共产党对“红色”概念的运用与阐释

14

二等奖

陈辉林、季海洋

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概念史考察

15

二等奖

谢传

自我革命的历史辩证法:基于党的三次历史决议文本的演进研究

16

二等奖

李润源

论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资源、主要原则与实践指向

17

二等奖

杨洋

知识社会主义的批判、继承与超越

18

二等奖

王华丽

中国式现代化改革观的出场语境、立体图景与理论超越

19

二等奖

李萱

加速社会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逻辑转型

20

二等奖

张悦佳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跃升思考

21

二等奖

董明峻

原则·环境·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维机制构建研究

22

二等奖

孙永欣

新的文化生命体视域下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路

23

三等奖

蔺云帆

以自我革命增强党员党性的显著优势与实现路径

24

三等奖

李国祥

内蕴、突破、践履: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三维透视

25

三等奖

陈梦瑜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创新及其基本经验

26

三等奖

刘安旅

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27

三等奖

谷晓蕊

大数据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数据化阐释与实践应用

28

三等奖

方丽婷

从“两个答案”到“九个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生成逻辑与治理效能

29

三等奖

陆海娇

列宁《怎么办》中批判“经济派”的思想对党的建设的启示

30

三等奖

李伟鑫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塑造党风建设的历史考察及主要经验

31

三等奖

王安赐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纪律建设的三重维度研究

32

三等奖

洪帆

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内在关系论析

33

三等奖

谢秋莲

中国共产党对待自身历史态度的考察—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分析

34

三等奖

吴彦娇

制度·精神·笃行:党的作风建设的三维向度与治理效能

35

三等奖

张雨寒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认识中心任务的历史演进、突出特点及其时代价值

36

三等奖

李姝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37

三等奖

蒋志华

教育强国战略下教育家精神激活新质人才的价值耦合与路径创新

38

三等奖

邢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党的建设的理论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39

三等奖

江童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党责任:理论探析与中国实践

40

三等奖

周小博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生成背景、科学内涵、实践路径研究

41

三等奖

郭兴润

新时代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价值意蕴、认识维度与实现路径

42

三等奖

段晋云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叙事的出场语境、内在逻辑和话语建构

43

三等奖

许珂

以“三个务必”引领党的自我革命的三重逻辑

44

三等奖

李代奇、丁威

中国式现代化系统集成的层次体系架构

45

三等奖

王朔

数智赋能产教协同:提升高校思政课引领力的机制创新研究

46

三等奖

李纪红

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境遇和优化路径

47

三等奖

李正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五维一体”推进机制研究

48

三等奖

康韵欣

巩固文化主体性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互构逻辑与实践进路

49

三等奖

石凯熠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析

50

三等奖

于旦旦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初审:田宇

复审:梁田

终审:王伟

相关附件